隔離病房建設中
衛健委在2020年7月,印發了《關于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要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均應在相對獨立區域規范設置發熱門診和留觀室,其中對信息化建設有單獨要求:可按文件要求配置軟硬件。
2020年,國家已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456.6億元用于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總量是2019年近2倍,優先實施《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中的縣級醫院救治能力提升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建設。其中,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45.9億元支持全國縣級醫院救治能力提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71.5億元支持全國72個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
在疫情險峻形勢下,國家積極布局投入建設和提升基層醫院的重大傳染病的應急救治能力。而作為感染性疾病專科規劃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點——“隔離病房”,更應采用現代科技手段賦能應急防疫與救治,減少和規避因各種近距離接觸帶來的感染風險,智慧病房的建設不失為一項合理的科學舉措,理應納入智慧醫院建設之中。
隔離病房智慧升級
作為未來醫院基礎建設的其中一環——隔離病房,應融入“平疫結合”的理念,預防交叉感染是重中之重,有效減少近距離面對面交流頻次是非常必要的。疫情防控情況匯報、交接班、查房、會診、醫患溝通、家屬探視等需求如何實現是當下防疫形勢向我們提出的新要求與挑戰:
中德澳應急解決方案
減少醫護患接觸,降低感染風險
01 自動化消毒
以機器人為載體,結合隔離病房的特殊情況: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消毒滅菌要求較高,且防止病區內的交叉感染及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是重點工作,實現隔離病房內消毒過程量化管理。
02 遠程可視化查房
醫生利用床旁智能交互終端可查看隔離病區患者實際情況,并可與患者進行溝通,獲取患者最新病情。
03 在線實時咨詢
患者可借助床旁智能交互終端,與護理人員進行直接的視頻語音通話,避免直接接觸。在線極速咨詢,減少患者隔離時的焦慮感。
04 輸液閉環可追溯
醫護可遠程實時監測隔離患者的輸液滴速和剩余液量,當出現輸液異常情況時,輸液終端可自動截流,同時將警告提醒發送至護士站智能看板與移動終端,保障患者安全。
遠程體征監測采用無線通信技術,通過智能采集終端采集病人呼吸、脈搏、血壓、血糖、血氧、體溫等體征數據,實時將數據上傳到HIS系統,醫護可精準把控患者病情變化。
06 自動化運輸
遠程物流機器人可自動、定時、高效、準確地運輸所需物資,有效隔絕污染源,醫護可在智能醫院后端,實時掌握和調度機器運作狀態。
07 出入規范化管理
智能門禁采用人臉識別,相關人員進入病區先通過體溫監測設備進行測溫。通過后,護士站進行授權管理,規范化、流程化隔離病房的出入,彌補人力防控的缺陷與風險。
通過多屏、多終端,聯動展示隔離病區動態信息,護理人員可隨時隨地在線提醒、查看、反饋患者病情,及時追蹤跟進。
中德澳緊密圍繞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打造,旨在提升病患在隔離住院期間的照護體驗,方便患者通過床旁平板完成自助宣教、遠程探視、娛樂、智能提醒等。
01
02
遠程探視開啟疫情期間探視新方式,智慧隔離病房為患者和家屬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遠程探視服務。疫情期間,家屬可通過手機預約遠程探視,在約定時間對隔離患者進行探視,既可以避免人員之間直接接觸,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緊張與家屬的擔憂。
03
智能提醒功能根據醫囑要求、科室要求以及隔離防疫要求對患者進行用藥提醒、翻身提醒、檢查結果提醒等服務,避免出現差錯,方便患者獲取治療日程,安心配合治療。
04